
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梢哉f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百年育人,家教為先。家庭教育的質量關系到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乃至中華民族整體素質的提高。從2010 年國家七部委頒發的《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到2015年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再到2016年底9部門共同印發《 關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充分表明了黨和政府對家庭養育的高度重視。
本培訓項目順應時代發展,響應國家號召,緊跟國家政策,結合社會需求,融合心理學、教育學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方法,為有志于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升自我或專業助人者提供專業培訓,幫助相關人員掌握家庭教育的理念與方法,在構建良好家庭關系、培養兒童積極心理品質、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兒童偏離行為進行干預輔導矯治等方面提升專業水平和實操技能。
一、課程特色:(1)科學體系·核心聚焦:
理論知識與實操技能相結合,核心聚焦家庭教育指導知識,追根溯源,芟繁就簡,構建完整精深的知識體系,精準教學,全方位培養具備科學素養的實操能手。
(2)多學科融合·全方位掌握:
打破了市場教育課程的單一性和片面性,融合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的先進理念和科研成果,讓學習者面對具體教養問題時能多角度分析,看清問題背后的根源,從而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3)權威師資·靈活授課:
國內心理學、教育學領域頂級師資陣營,大咖導師“護航”同行,站在巨人肩上,大大縮短學習者獨自摸索學習之路;“自主在線學習+社群小組訓練+導師直播答疑”的靈活教學方式,隨時隨地隨心而學,還有機會與名師面對面深度探討。
(4)權威證書·助力發展:
完成課程學習并通過統一考試,獲得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頒發的權威證書,助力職業發展。
課程 | 學時 | 學習方式 | 師資 (排名不分先后) |
心理學導論 | 16 | 線上課程 | 陳桄 |
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 24 | 周潔 | |
發展心理學 | 16 | 吳南 | |
教育心理學 | 16 | 張梅玲 | |
家庭教育的理念與方法 | 8 | 林春 | |
家庭關系與家庭溝通 | 16 | 王中會 | |
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及其培養 | 16 | 孫大強 | |
學習能力及學習方法培養 | 16 | 唐衛海 | |
兒童偏離行為及家庭輔導 | 16 | 吳任鋼 | |
兒童營養與保健 | 4 | 徐卓 | |
小組訓練 | 課后作業+社群訓練+答疑督導 |
學費 | 9800元 |
授課方式 | 1、線上學習:學員依照課程總體安排和考核時間要求,通過網絡在線學習; 2、社群訓練:培訓期內通過課后作業、社群訓練及教師不定期答疑督導的 方式,練習、鞏固和提升專業技能; 3、考 試:學員完成培訓學習后,統一組織考試。 |
總學時 | 148學時 |
四、招生對象:
完成課程學習并通過統一考試,可獲得由中科院心理所頒發的《家庭教育指導專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
張梅玲 | 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1989年課題組“兒童數學思維發展”研究成果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98年榮獲中國科學院首屆雙文明標兵; 2004年榮獲首屆朱智賢心理學獎; 2019年12月榮獲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第八屆“燭光獎”。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國際應用心理學”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和近百篇科普文章。著作有《幼兒學算五百題》、《小學生數學思維》、《我的第一本書》、《圖形的智慧》、《心理致勝》、《幼兒教學思維啟蒙》。 |
林 春 | 教授,人社部國家心理咨詢師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咨詢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
陳 桄 |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教育技術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同時任職于數字學習與教育公共服務教育部工程中心,教育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蘋果杰出教育工作者。 在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中英文論文60余篇,出版中英文著作3本。 |
周 潔 | 博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外交部選拔面試權威心理專家,中宣部社會心態調查咨詢專家,安全部培訓授課長聘專家;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行為公共管理國際研究會、中國行為公共管理學會理事。 |
吳任鋼 | 博士,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生導師; 中國心理治療與咨詢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首批認定的臨床心理咨詢與治療注冊督導師;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咨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
王中會 |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高級會員;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員,中華女子學院心理系副教授;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心理學碩士; 中華女子學院心理咨詢中心咨詢師;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繼續教育中心講師; 中國婚姻家庭咨詢師二級、三級考試輔導講師;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中心督導。 |
孫大強 | 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專職教師;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外聘審稿專家,教育部智心委專家組成員,人事部人才流動中心心理顧問;北京市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會會員。參與項科研項目,編著和參編了《心理測量與測驗》等多部心理學著作。 |
吳 南 | 北京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北京聯合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獲第六屆朱智賢心理學獎; 主持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5項,發表論文20篇,編譯教材著作4部,現為《心理學報》,《心理發展與教育》等期刊審稿專家,助航者空天科普中心航空心理學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會員; 北京市心理學會會員。 |
唐衛海 | 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碩士生導師,多元智能與學習策略指導專家;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 天津市心理學會 理事、常務理事、副秘書長、秘書長; 教育部學位中心外審專家。 |
徐 卓 | 美國陶氏后現代學院成員,國際積極心理學會(IPPA)會員,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會員,美國語境行為學會(ACBS)會員,中國分會副秘書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GEMBA、《中歐商業評論》特約評論員,獨立撰稿人、《支教地理》心理專欄作家。 |
七、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18611877138 18611871398(同微信)
聯系人:吳老師 孫老師